机关党委第二届读书节活动导读之十六 《腾讯传》

2020-01-02 10:20:35
原创

一、作者简介

吴晓波,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频道”、蓝狮子出版创始人,常年从事中国企业史和公司案例研究。著有《大败局》Ⅰ和Ⅱ、《激荡三十年》、《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等广具影响力的财经书籍,著作两次入选《亚洲周刊》年度最佳图书。

二、内容简介

该书全景式地记录腾讯崛起的经历,并以互联网的视角重新诠释了中国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的曲折与独特性。

从1998年开始创业到成为世界级互联网巨头,腾讯以及时通信工具起步,逐渐进入社交网络、互动娱乐、网络媒体、电子商务等领域,在超高速发展的同时移饱受争议,在“3Q大战”的激烈冲突之后又进一步走向开放……腾讯的发展路径,亦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成长的缩影。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互联网人在应用性迭代和对本国消费者的行为了解上,找到了自己的办法,并开始领跑全球。

三、本书观点

1、创业。从1998年底创办到2004年6月上市,腾讯在这段曲折的创业时期里完成了产品模型仿制、应用创新到盈利模式探索的全过程。马化腾是改革开放之后第三代创业者,他创办腾讯,更大的驱动力来自于兴趣。腾讯对ICQ的模仿建立在微创新的基础上,先后发明了断点传输、群聊、截图等新颖的功能。

2、出击。在短短的几年里,腾讯变成了一个越来越陌生的大怪物,它在多个领域同时崛起——拥有了4个亿级入口(QQ、QQ空间、QQ游戏和QQ.com),这在全球互联网企业中绝无仅有。

3、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分别从搜索、电子商务、即时通信工具三个方向出发,成为“新三巨头”,合称BAT。微信替腾讯抢到了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张“站台票”,让腾讯真正融入了中国主流消费族群的生活与工作。

4、马化腾的七种武器:产品极简主义、用户驱动战略、内部赛马机制、试错迭代策略、生态养成模式、资本整合能力、专注创业初心。

四、推荐理由

《腾讯传》是一本中国特色的互联网企业史,以平和的姿态、详实的记录向读者展现了腾讯公司1998年至2016年的进化过程。算起来,正好是18个年头,腾讯正当其时。对于人生而言,18岁是最美好的阶段,对一家公司企业,18年也并不算漫长,可以想见,腾讯的进化史仍然必将继续书写下去。

为什么是腾讯,而不是其他互联网公司成为当今中国市值最高、用户数最多、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中国的互联网与美国的互联网有什么异同?这样的问题可以在《腾讯传》中找到答案。书中对腾讯的出生、成长、发展、壮大,以及同期其他公司的动作和状态都有着很全面的分析和描述。

腾讯是互联网行业中获得争议可能最大的企业,腾讯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争议,并且在互联网行业中四面为敌?面对舆论的讨伐、3Q大战这样的危机,腾讯是如何扛过来的?种种是非对错恩怨情仇,由此可以一窥的是中国互联网江湖的一面。在这样一个野蛮生长充满挑战的互联网江湖中,腾讯的生存和发展经历在《腾讯传》中有着精彩的分析,同时,腾讯走出争议、实现自我蜕变的过程,它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运作协调体系、核心团队和人才策略的革新非常值得思考。

创业,抓住一切机会生存。创业不易,人尽皆知。每一个创业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勇士,创业本身是无法复制的,影响成败的变量因素太多太多,一是初期方向的抉择,二是成长中的技术升级与资本赋能。对于企业初创阶段来说,最重要的只有一点:生存,而这靠的就是秉持自己的初心,不断抓住每一个可以抓住的机会。

出击,把用户的体验放在首位。在业务的分布拓展中,腾讯始终把注意力放在受众的角度,不断以他们最乐于接受的方式接通新的营收增长点,每一款产品的推出,都很好地契合了目标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的客观需求,从庞大的用户基数中抓取消费群,形成了经典的腾讯式运营模式。在企业成长期,不能唯技术论、唯资本论,把关注的重心始终锚定在用户对象群体身上,需求牵引,方可业绩长青。

巨头,格局决定空间。腾讯在发展,互联网整个大的时代也在一同进步。站在新的起点上,腾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沉稳重,业务的起伏、同业的竞争,磨砺着这家公司,也带给它越加宽广的胸怀。创业不易,守业更难,难就难在如何保持长久的原生活力、发展动力。面向未来的创业者,必须顺应网络时代的潮流大势,形成具有更高维度、更宽广度的格局观念,唯如此,方能避免固步自封,成就更开放、更伟大的公司。

(创新创业学院党支部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