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首届读书节活动导读二十六 读《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有感

2019-01-15 16:50:45
原创

最近在看武志红的《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这本书我以为是他早期的作品,看了百度百科是2015年出版的,所以观点不是很旧。作者对人的心理的精准把握,对潜意识的深入挖掘,每每都让人有拍案叫绝的冲动。比如这句话:我们都渴望做自己,又渴望别人的认同。怎么理解?

你可曾保守住任何一个秘密?

试着回答这个问题:你可曾保守住任何一个秘密?听说了一个大八卦,你能忍住不和任何人说吗?我们都渴望得到关系对方的认可,渴望能与对方分享彼此。如果没有这一点,我们就会感觉,生如同死。因为看见就是爱,这个秘密只有和亲近的人分享了,才会觉得被爱了。记得在《老友记》中有一天瑞秋兴奋地完成了填字游戏,但是其他几个朋友都不在,喜悦不能分享,不能被看见,那喜悦本身似乎变得没有意义。

为什么“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因为我们太爱自己的意志,如果意志得不到实现,我们便会执着在这个意志上,也就是全能自恋吧。于是,那些“得不到”的,便成了我们无比重视的事物了。这也引来另一个奥秘:如果想让一个人对你好,便请他帮你一个忙。这是因为,多数时候,我们看似是在爱别人,其实首先是在爱自己在这个人身上的付出。如果对一个人付出越多,那么我们就会越在乎他,其实在乎的不过是自己的意志而已。“好人没好报”是因为好人一直在付出。

给孩子爱,也要给予自由

没有爱,一个孩子可能根本就无法长大,他甚至都不会产生活下去的愿望。一些残酷的研究发现,如果没有皮肤的接触,婴儿的夭折率高得可怕,即便生存了下来,他们的智商和情商都会处于很低的水平。想起自己大概都二三十斤了还动不动让爸妈抱着,爸妈也几乎不会拒绝,现在想想之所以现在我的心理这么健康就是因为有爸妈无条件的爱。自由对孩子而言也非常重要。因为自由意味着孩子的精神胚胎可以充分地获得发育,自由也意味着这个孩子的意志得到了尊重,他被允许并被鼓励走向自我实现,自己为自己的人生作选择。小孩子在0-6岁有很多个敏感期,某个敏感期就会想追求完整,比如要一个完整的饼。

自爱与索取

按照客体关系的理论,会爱的人,得有一个平衡的内在关系模式。“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于是这个人就懂得了自爱。过于挑剔的父母,很难让自己的孩子学会自爱。“内在的小孩”爱“内在的父母”,于是这个人就懂得了爱别人。

关系互补

我们常讲关系的互补性,其实,这种互补性常隐藏着很大的问题。因为,所谓的关系互补性,常常是两个失衡的关系的相互弥补。譬如,杨丽娟和父亲杨勤冀的关系就是互补的,杨勤冀的“内在的父母”过于强大,而杨丽娟的“内在的小孩”过于强大,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他们的关系反而是比较和谐的。但是,他们两个与正常人都无法相处,因为正常人既受不了杨丽娟的只知道索取,也受不了杨勤冀的从不肯索取。

为什么你没办法信任别人?

年轻的父母太忙了,让老人帮带孩子,时间宽松了,再把孩子接来与自己团聚,忙了,就再送走。这样会对孩子造成难以逆转的伤害,总是经历分分合合的孩子,长大后在对人的信任度上势必会出现问题。这也是凯文老师说的“童年有寄养经历的人会有更多心理问题”的原因。

如何证明自己存在?

要有丰沛的感觉和体验,就要勇于投入生活的洪流,就要自己为自己的人生作选择。这样,你才能有丰沛的感觉和体验,你才能体会到自己的存在。别人为你作选择时,别人存在,但你不存在。要尊重自己的选择,并因而努力承担自己的责任,以争取你的存在。虽然我不相信星座,但是听人说天秤座的人喜欢别人给自己拿主意,我忽然意识到我有时候就有这个问题,所以现在时时警醒自己,要自己做决定,要承担责任。

投射与认同?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模式。

一个人怎样对你,反映着他的内心。

你怎样对一个人,反映着你的内心。

这叫投射。

一个人怎样对你,可能是被你教会的。

你怎样对一个人,可能是被他教会的。

这叫认同。

关系并非两个人的事情,其实是两个内在关系模式的互动。来访者婀娜说“一旦别人表示出一点不满,我就有天塌下来的感觉”。也就是说,这些人对她的投射都成功了,都严重影响到了她。按照心理学的说法,就是她认同了这些人投射给她的“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如果遇见差劲的人,心理说一句“这货心理有问题”就OK啦,别被傻缺传染成傻缺。

如何摆脱被投射?

可以给自己的心灵多一双眼睛,当别人再次动辄指责她时,她可以告诉自己,这些人其实是把他们的“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投射过来了。这不是她的问题,而是他们的问题。你有投射的自由,而我有不认同的自由。这样一来,我就不再为你的投射所影响。假若阿娜很生气,并要求这个网友收回她的投射,那么就仍然是在受她的影响,投射与认同的游戏还是会进行下去。你把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给别人,别人也不断地将他们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给你。谁的内在预言更坚定,谁就更可能成功地将自己的东西投射给对方,并让对方认同自己。正如勒庞的《乌合之众》书中说的领袖们有坚定的信念,对自己坚信的事情非常执着,而大多数民众是不坚定的,你太坚定了,就有一大批人会追随你,一如孙中山和希特勒。

假自信的人有可能是他人的地狱

有太多看似自信自爱的人,会给周围的人带来极大的痛苦,这其实暴露出了一个秘密,他们的强大的自我是伪装的,他们必须要把自己的强大建立在别人的弱小之上。他们的内在关系模式中,有一极——通常是“内在的父母”——过于强大,而另一极——通常是“内在的小孩”——过于弱小,这种非常不和谐的内在关系模式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冲突,令他们很不舒服。于是,他们会尽可能地向“内在的父母”认同,而将“内在的小孩”尽可能地投射到别人身上。由此,这些貌似强大的人,对周围人而言,其实是地狱。把来访者本来处于潜意识层面的投射游戏给意识化。这样一来,来访者就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而好的改变也由此开始发生。

喜欢嘲笑弱者的强者一定是假强者

假若你遇到一个貌似强大的人,但你和他相处非常不舒服,他总是有意无意地用尽一切办法,显示他的坚强并令你感觉自己很渺小,那么,你可以推断,这个人和希特勒有类似之处,他正将他的“内在的弱小的小孩”投射到你的身上。在铁石心肠的老板的案例上,铁石心肠的老板为什么招了很多无能的人,但是还不开除他们,因为他要把自己内在的脆弱的小孩投射到他们身上。曾经的苦难他绝对排斥自己柔弱的一面,这最终变成,他绝对排斥所有的弱者。每一个人际关系中都充满隐秘的投射。

什么是真正的强者?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描绘说,真正的强者,应该是一方面坚强,另一方面又非常温和、非常富有包容性的。马斯洛真的是很伟大,按照他的观点,我只符合第一条自身坚强,但是很不包容。也是因为我内在的模式还没有改变,好在“看见就是爱”。

幸与不幸,是你主动实现的

读了《爱是一种选择》的作者好像看到了美好的未来,但她忽然害怕啦,“这种痛苦我习惯了”。所谓积习难改,并不仅仅是因为惰性,更深层的原因是控制感。习惯意味着,我们看见开头,就可以隐隐看到结尾。不管结尾是好是坏,只要能预见到就好。其实,我们最惧怕的,并非痛苦,而是无法预测的痛苦。假若痛苦能被我们预见到,那么,从心理上而言,这种预料中的痛苦就远没有那么可怕了。

强迫性重复,重复又重演

人生很容易成为一种强迫性的重复。童年拥有幸福和快乐,以后就会不断地重复幸福和快乐;童年遭遇了不幸和悲伤,以后就会不断地重复不幸和悲伤。甚至,为了证实自己的预见能力,我们常常会主动推动事情向自己预料的方向发展。假若一个人屡屡遭受重要亲人抛弃,他就可能形成自暴自弃的预言。相反,假若一个人得到了大多数重要亲人的爱与认可,他就可能形成阳光灿烂的预言,等长大后,会坚信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赢得别人的爱与认可。

拖累症需要被看见

拖累症指的是这样一种心态:看到别人的痛苦,就忍不住想帮对方,而且是没有原则地帮助对方。他们有时想拯救朋友,有时想拯救爱人,有时想拯救孩子,有时则想拯救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但是,假若能深入地了解自己,他们童年时不是想拯救自己,就是想改变父母、兄弟姐妹等亲人。这两者是合而为一的,童年时想改变亲人,其实就是想让亲人多爱自己。

斯科特·派克在他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我们不能剥夺另一个人从痛苦中受益的权利。”拖累症,恰恰就违反了派克所说的这个原则。斯科特·派克还有一句话,可作为拖累症者的座右铭——真爱非常可贵,必须只给值得的人。

为啥你在社交中特别敏感、自卑?

很多人在社交中特别敏感、特别自卑,很容易在乎别人的反应,这是因为他们内心中总有一个消极的预言——我是不受欢迎的。这种消极预言的形成,常常是因为他们在自己家中不受关注,或者他们的家庭整体上都对社会交往有强烈的抵触和自卑。

怪罪父母是逃避成长责任

成年后不要怪罪家人,家人是你的原因,但是你已经成了果。成年后,我们必须有这个意识,不要再将焦点放到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上,不要认为这个外在的关系改变了,自己就得救了。要想得救,我们必须把焦点放到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上。答案在你自己心中,我们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但这个过程是在关系中完成。

(醴陵陶瓷学院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