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慎微 慎德慎法(思想纵横) 吴地花 王艳阳

2017-05-22 17:27:00
机关党委
原创
《 人民日报 》( 2017年05月09日 07 版)

“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来说,加强自律关键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能否做到慎独慎微”。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这一重要论述,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最终滑入腐败的深渊,主要是自律意识不强;自律意识不强,关键是没有慎独慎微意识。领导干部要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就必须在慎独慎微上下功夫。

何谓慎独?《中庸》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表明:慎独就是在私底下、无人时能抵抗住诱惑,守住做人做事的底线。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说,真正的共产党人即使在“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这就是慎独的意义,也是共产党员应有的修养。慎独蕴含着强烈的自律和自觉,要求党员、干部在心中自架“高压线”、自设“防火墙”、自念“紧箍咒”,始终心胸坦荡、光明磊落,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有无监督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该做的不做、不该拿的不拿,真正守住共产党员为人做事的底线。

与慎独同样重要的是慎微。《尚书》中讲道,“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小事小节如同一面镜子,反衬的是人品、反射的是素质、反映的是作风,小事小节中见党性、见原则、见人格。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确保“大道”不偏离、“小节”不失范。之所以要慎微、保证“小节”不失范,是因为量变最终会引发质变,小错最终会酿成大祸。分析这些年查处的案件,大多数腐败分子是先在小事小节中突破了底线,在推杯换盏中放松了警惕,在小恩小惠面前丢掉了原则,胆子越来越大,最后栽了大跟头。坚持慎微,要求党员、干部重小处、重细行、重微末,克己慎行、防微杜渐,时刻检点自己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

做到慎独慎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对党员、干部道德修养的极大考验。从这个角度说,慎独慎微的基础是慎德。《易经》中讲道:“君子以慎德,积小以成高大”,把讲道德、有修为作为做人的基本素养。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仍能做到慎独慎微,检验的正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的也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道德修养不高,一旦有机可乘就会丧失道德定力,思想上跑冒漏滴,行为上放纵越轨。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做到慎独慎微,除了慎德,还应慎法。《韩非子·定法》中讲道:“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强调对于谨慎守法的人要给予奖赏,对于触犯法令的人要给予处罚。法律是一切行为的底线,是做人做事不可触碰的红线。这个底线,在私底下、无人时也要坚守;这个红线,在细微处也不能触碰。党员、干部必须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主动扣好法治的扣子,树立法治思维,弘扬法治精神,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把握住自己、守护好底线,自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有了对法律的敬畏之心,慎独慎微才更牢靠。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
文章分类
学习园地